小时候,家里日子还可以,到了小学五、六年级往后,家里经济慢慢差了起来,天天过着穷日子,穷到什么地步?自己家里种菜,饭桌上却没有菜,唯一下饭的就是半碗盐水。家里穷并不是因为家人不会经营、不会过日子,是因为农民收入低、还要修房子、买农具、加上我们兄妹三人上学。说真的,父母从那时候开始,有十多年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,只到大哥大学毕业工作后,结婚的时候,父母才穿起了十多年来的第一件新衣服。 初中那会儿,每年暑假,都要和爸爸一起去我们村附近的油田市场卖菜,记得那时候家里种的有西瓜,现在记得很清楚,为了让西瓜更新鲜,卖个好价线,每天凌晨2点多钟就起床,我们兄妹三人都要随父母一起下地摘西瓜,然后用袋子背到地头装上牛车,大约两个多小时后,装满车可以上路了,由我跟着父亲去当个小算盘(妹妹还小,大哥要帮母亲在家干农活),父亲驾着缓慢的牛车,我一个人黑灯瞎火的骑自行车去菜市场占一个好一点的地方,六点多钟,父亲到了,也要开张了。 那个时候,九十年代初吧,油田工人的月收入就有近千元,他们穿着时尚、皮肤白白的、举止高雅不论男女都骑着摩托车,我想那时候轻摩托车和现在骑不是一种感觉吧。那个时候与其是说是陪父亲卖菜,不如说是感受心的洗礼。一种梦想不禁油然而生。他们买菜专门挑最好的、最新鲜的买,根本就不在乎价钱,因为父亲的实在和我们家菜、西瓜的质量好,赢得了好多的回头客,好多人都是只吃我们家种的菜和西瓜,也许,还因为有一个皮肤晒得黑黑的、站在一边算账的小姑娘吧。 印像最深的一幕就是:一对打扮时髦的男女,骑着摩托车,女人双手搂着男人的腰,脸贴在男人的后背上,把车停在我们家摊子前,要我父亲随便给他们挑两只大的(经常买我们家西瓜的),父亲挑了两个大的,称完后,我在一边算好钱,他们伸时包里拿钱,拿出一匝钱,多少张,不清楚,至少有个五、六张,都是一百的。抽出一张递给我,要我找他们钱。怎么可能找得开呢,一车西瓜也不过三百多斤,每斤也不过八、九分,就是全卖了也就三十块钱。于是父亲把钱还给他们说明天早上吧。还好,从来没有遇到过不还钱的人。 这一幕到现在还时常说给我的朋友们听,那时候父亲常对我说:丫头啊,看到了吧,有什么想法没有?。呵呵,不用父亲提醒,那时候就有了我的第一个比较现实的理想,就是将来一定要过得比他们好。也许就是这个小小的念头,天天鞭策着我努力学习,不断前进。从那时一直到大学,我的成绩名列前茅。现在毕业了,不敢自嘘生活比他们好,最起码不比他们差。 现在家庭条件也好了,家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父母也有了孙子,应该享享福了,可是父母还种着地,依然种着菜和西瓜,却不是为了卖钱,而是为了减轻的子女的负担。说到这里,眼睛已经湿了,真的不容易,太不容易了。 记得有人说过:贫穷是一种财富。 |
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地方生联盟
( 沪ICP备10219162号-68 )
GMT+8, 2025-7-9 18:07 , Processed in 0.037947 second(s), 22 queries .